問題0: 3D列印? 3D繪圖建模?
Answer: 常常聽到有人問說3D列印要用甚麼繪圖軟體,其實這是個不成立的問題。
因為3D列印只在乎需要的是stl格式的3D檔案,而不管是用哪個繪圖軟體畫的。
甚至,即使完全不會繪圖軟體也可以玩3D列印。因為有非常多的免費stl圖檔
可讓人免費下載,譬如最有名的是Thingiverse網站有幾十萬個stl圖檔。你大概三輩子都印不完呢。
所以並不是一定要會3D繪圖建模才能玩3D列印。當然會自己建模然後印出來是較有成就感。
若是自己繪圖的話常見的Solidworks, Pro-E, 123D, Thinkercad, SketchUp, Rhino,Fusion 360,OnShape....都可
問題1: 3D列印的程序?
Answer: STEP-0: 首先要有個3D圖檔(看是下載別人畫好的或是自己繪圖)只要是stl檔案格式即可。
STEP-1: 然後用"切片軟體"將STL檔案進行切片(slice)後存成gcode
STEP-2: 將gcode存到SD卡、將卡插入機器進行列印。
問題2-1: 何謂切片(Slice)?
Answer: 3D列印前需要將stl檔案進行"切片(slice)"成gcode,將圖檔切成一層一層的程式碼包括位置及相關參數。機器的所有參數都是在切片時設定的,譬如溫度、層厚、支撐...,機器只是照著gcode指令進行。
問題2-2: 購買機器有送軟體嗎? 需要另外買切片軟體嗎?
Answer: 其實不存在有沒有送軟體的問題,因為我們賣的都是"開源"的機器,這些機器都可以使用開源軟體。
目前免費的切片軟體很多,最常用的是Cura以及Kisslicer,即使沒有買機器你現在就可以下載軟體了。
(創想三維的機器會在SD卡裡面附他們的切片軟體,其實就是舊版本的Cura 15.04。新手建議可先從那個軟體開始練習起。)
問題3: 為何需要熱床? 熱床需要加熱到幾度?
Answer: 因為熱脹冷縮原理,塑膠在熱頭200多度熱熔出料後到平台迅速冷卻收縮,有熱床加熱有助於黏著在平台。PLA建議40~60度,PETG需要70~80,ABS需要80~100C。
問題4: 請問線材可以通用嗎?
Answer: 我們銷售的機器都是不綁料的,可以通用線徑1.75mm的線材,用戶可以跟我們買線材也可以自行去他處買線材。
建議使用目前最普遍的線材PLA (玉米提煉的環保線材)列印時沒有味道、較容易成型。不過要提醒的是,不同廠商品牌的線材列印起來會有差異、甚至同品牌但不同顏色也有差異,用戶需要注意調整參數(最重要是溫度、同樣是PLA但不同廠牌的最佳列印溫度是不同的)。
問題5: 可以印ABS嗎? 可以印軟料嗎? PETG?
Answer:
1. ABS材料因為收縮率大,所以列印很容易翹曲變形。
小的尺寸沒問題(譬如5公分以內)、10公分以上的尺寸就很容易底部翹曲 (即使有開熱床到80~100C)。
印ABS要注意,不要有下吹風(側邊的下吹風扇在軟體的"冷卻"要關掉)、熱床開80~100C。 (把機器密封起來會有些幫助、但還是有限)
2. 軟料有兩種,TPE跟TPU,但每個廠商做出來的軟度都不同。一般而言軟料用近端送料的機器會比較適合。遠端送料的機器較困難(但還是有機會可印)因為有長長的管子要推軟線材到熱頭阻力比較大、因此線易扭曲在進料機,速度要放很慢很慢才有機會成功。
3. 可以印PETG,PETG是我們蠻推薦的材料耐熱度比PLA高一些。不難印、熱床開70C。缺點是比較會牽絲。
問題6: 噴嘴可以更換嗎?
Answer: 大部分的機器出廠是標配0.4孔徑的噴嘴 (創想三維CR&Ender系列全數是標配0.4孔徑的)。用戶可以自行更換噴嘴。
除標配的0.4mm之外,目前原廠有出的孔徑有0.2, 0.3, 0.6, 0.8mm。
噴嘴規格主要分兩大系列,一是MK8系列 (創想的是MK8),另一是E3D系列。
問題7: 影響列印結果的好壞原因有哪些?
Answer: 3D列印機的品質及性能及切片的參數設定是最重要的兩個因素,線材材質品質也有很大的影響,這三點都很重要。使用不同的線材必須調整測試找出最佳的參數才能得到最好的列印結果;即使同樣都是PLA但不同廠商品牌仍然有差異(最適合的列印溫度會有差異)。需要有耐心地多次嘗試累積經驗。
問題8: 切片參數如何調:
Answer: 溫度/列印速度/回抽速度...這幾個參數都會影響列印品質。(線徑必須設對1.75mm, 噴嘴孔徑一般是0.4mm若改用其他孔徑則必須要改)。PLA溫度在195~210之間,使用新品牌或新顏色的線剛開始可以先用205或200來印,觀察列印狀況來調高或降低3~5度。回抽速度PLA大約是40~50mm/s, 回抽長度3~6mm;ABS回抽速度建議是30mm/s, 回抽長度2~3mm。
降低牽絲主要是調低溫度及回抽加長有關、但回抽也不可以開太大否則會造成表現多縫隙粗糙。溫度降太低也不行(會造成出料不足)
新手要先了解溫度的影響。
問題9: 何謂機器調平?
Answer:
機器剛開始需要做調平才可以列印。
"調平"是指調平台、不是調水平。 (詳細請看技術資源"調平台"那部分有詳細說明)。
是調噴嘴跟平台的"間隙"要剛好大約一張A4紙的厚度(0.1mm)。沒有調好的話第一層沒有印好就失敗了。
這部分最重要!
問題10: 何謂遠端送料跟近端送料?
Answer:
遠端送料:擠出機跟馬達分離、中間有鐵氟龍送料管,優點是噴頭較輕 (缺點是印軟料較不利,但並不是就不能印軟料只是速度要龜速);
近端送料:噴頭擠出機跟馬達一起、缺點式噴頭很重慣性大,優點是送料能力較強特別是印軟料比遠端好印很多。
問題11: 光固化vs FDM熱融層積型的差別與優缺點要怎麼選擇?
Answer: 光固化列印可以成型很細的細節而且表面可以接近沒有紋路,但缺點是成形成型後要清洗(有臭味)、要再照後固化。
光固化使用上比FDM麻煩一些。這兩者各有優缺點。
問題12: 保固範圍?
任何廠牌的3D列印機在噴頭方面都是不在保固範圍的。
因為噴頭(熱頭)裡面的零件屬於消耗品,而且跟使用者的使用方式有很大關係。
************
保固方式:
1. 保固期限一年(主板、電源供應器、馬達),
但熱頭不在保固範圍內 (因為熱頭的零件如噴嘴、加熱棒、熱敏電阻、鐵氟龍管....屬於消耗性零件,且會跟用戶的維護處理方式有關)
2. Infinity X1需參照原廠的保固規定 (主板保固三個月)
3. 沒有到場維修
目前最普遍也是最適合大多數人使用的類型。
耗材是直徑1.75mm的線材。
線材有很多種,目前是以PLA為主(聚乳酸、為玉米及蔬菜提煉的環保材質)。
另外還有ABS、PETG、TPU/TPE(軟料)...等等。
Remark: ABS的收縮率較高,因此列印尺寸大的物件底部會翹曲變型
FDM目前常見的大致分為兩大類:一是直角坐標系(簡單稱為XY-Z架構)、另一是三角洲型(Delta)。
1. XY-Z直角系類型的又可再細分為Prusa i3架構(龍門、平台前後移動)、Cube立方體型(平台上下移動)等兩大類。
1-1 龍門式架構,上面的龍門架藉由左右各兩個螺絲與底部做結合,如果只靠鋁擠材的話其實是不夠穩固。
另一個更大的缺點是列印的Y方向是靠平台前後移動,列印時平台一直前後移動
1-2 Cube立方型結構由於垂直有四根立柱因此結構較龍門式穩固許多、結構不會晃動。
最大的優點是XY移動是由噴頭移動、平台在列印時不會前後移動(印完一層Z移動一個層厚距離)。
Delta三角洲採用並聯臂(類似機械手臂)機構較為複雜、校正要較為困難
(選購Delta機型要非常小心謹慎,要選有信譽的品牌,非常不推薦買那種DIY全部散件需要自行組裝的Delta 3DP)。
最後,每一種機型可再以機體的穩定性、零件的等級來區分。
新手較推薦使用XY-Z機型,特別是CR20/CR-10S/H20/X1E。
本公司目前最熱銷的是中國大陸製"創想三維"的CR-10S&CR20這兩款都是XYZ中的Prusa i3架構、其機體採用多支鋁型材以螺絲組裝、傳動採用輪子,是屬於入門款的機型,優點是性價比高,但穩定性及耐用性不是特別優。
比較好一級的是H20以及CR2020&CR-5&CR3040因為這幾台是一體式機體非常穩固、而H20採用滑軌、CR2020採用線性軸承,比輪子好很多。
企業的話推薦買台灣品牌"Infinity3dp" 的X1E,因為X1E(系列)採用不銹鋼板機體穩固、傳動採用台灣工業級線性滑軌更是穩定耐用。
建議買家考量需要的列印尺寸大小以及預算來選擇符合需要的機器。
可成型細緻的細節。適合用於珠寶業、公仔、細小模型.....使用。
耗材是液體的樹脂。
缺點:使用後要以酒精清洗、後固化較麻煩,物件偏脆,
樹脂有異味有毒性 (須戴手套、在通風處或有排氣的地方使用)
Remark: 光固化分為雷射、LCD、DLP投影式三種